《天下雜誌》已經超過400期了,
因此,為了給台灣和台灣的年輕人加油打氣,
上個月,在《天下》四百期,特別出了一個專刊,選介了七十二個各行各業的故事,分享了他們成長的顛簸經驗和心路歷程。
從王建民到周杰倫;從Google到IBM;從中研院院長到世界展望會會長……
這些精采的人物,都值得我們學習!

強哥,也是這期介紹的人物之一。
在這裡,也為大家整理了一下文章,重新打字,讓大家也能分享一下!
有興趣詳閱其他部份,也請自行購買《天下雜誌》400期囉!


〈讓孩子戲看笑與淚〉文/陳雅慧 攝影/林麗芳

從一個喜劇演員到
一個大型兒童劇團團長,
趙自強只花了短短的八年,
但眼前甜美的果實,卻是從瀕臨破產的苦澀滋味中體會而出。


五月份星期三早上,台北市九百多位四年級的小朋友,進入台北市政府親子劇場,觀賞如果兒童劇團的《六道鎖》。
開幕前,全場精力旺盛的大孩子們坐在絨布椅上興奮地躁動。

燈暗幕起,現場總算安靜。
兩個小時的戲,最後主角阿布陀面對考驗,每過一關解開一道鎖,小觀眾拍手大叫大笑;面對迷惑和考驗時,小觀眾也不由自主齊聲對阿布陀大聲提醒,「騙人的!假的!」

如果兒童劇團今年進入第八年,每一場大戲擁有在台北連續演出十二場的票房實力,在台灣兒童劇場市場十分難得。
【如果】品牌也成為台灣兒童劇團的代表,ING安泰人壽、花旗銀行、上海商銀、和泰汽車都曾經指名和如果兒童劇團合作演出,也曾經應邀到新加坡表演,是第一個受邀表演的外國兒童劇團。

「【如果】成立後,我從來沒有把小朋友當小朋友,是以經營成人劇場的水準來做。」今年四十三歲的趙自強站在《六道鎖》觀眾席角落,仔細觀察小朋友的反應。

趙自強從一個喜劇演員到一個大型兒童劇團團長,花了短短的八年,眼前的果實,是從瀕臨破產的失敗經驗中體悟。
二○○三年SARS襲台,剛剛起步的如果兒童劇團,一下子排演的二十三場表演票全部賣不出去。
這段期間,趙自強不斷思考,到底自己創辦兒童劇團為的是什麼?
「若是想演戲或是寫劇本,不必拖這麼多人來辦劇團;想要演自己的劇,可以每一、兩年和別的劇團合作演一檔……想了又想,發現劇團存在不只為了我,是為了維持一個平台,讓更多願意為小朋友創作的藝術工作者加入。」

他認為,台灣現在在兒童劇團這一塊市場最缺的就是「製作人」,懂得觀眾喜歡看什麼,能夠掌握趨勢,熟悉資源在哪裡,然後去組合對的導演搭配對的演員和對的行銷手法,把資源整合起來,把夢想執行出來的人,如果兒童劇團現在六十多位員工中,趙自強認為可以培養出十個這樣的製作人。
「可以說我的劇團現在終於可以用製作來引導創作,用製作力激發創造力,用執行力來完成創作。我是一個有能力把夢做出來的人!」趙自強毫不猶豫,十分有自信地一口氣說完。

不追求小朋友統一的笑

從小是一個聽故事的小孩,趙自強一直沒有小看小朋友觀眾,他說:「兒童劇不一定要笑!戲劇有一種釋放的功能。我不追求小朋友統一的笑,喜歡他們有的大笑、有的微笑、有的出神……。」

有能力講一個有別於「從此王子和公主快快樂樂生活在一起」結局的好故事,源自於趙自強少年養成的敏感。
螢光幕上趙自強總是笑嘻嘻的天生喜劇演員,但是他的幽默感卻是少年早熟培養出的個性特質。
國中進入高升學率的明星私校,小學功課第一名的趙自強成績一下子一落千丈加上變胖,常被同學笑。
從那時開始,他培養出「自嘲」的本領,先糗自己,別人就不會糗你。

領悟到幽默感不是與生俱來,是不得不為的面對世界的方法,因為現實上自己的不完美,和青春期的完美主義衝突?
「面對這樣的衝突,可以選擇笑,可以選擇哭,也可以無動於衷,然而透過嘲笑可以得到釋放。我自己找到一條活路就是自嘲,也慢慢理解所有的喜劇都來自悲劇;所有的自大來自自卑;所有的快樂都帶一點點悲傷。」

因為可以看透生命這樣矛盾的本質,趙自強說得出一個個打動人心的好故事。
他在這個時代不斷為小朋友說故事,把夢一個一個做出來。
而這群聽故事的小朋友,長大以後也可以變成說故事的人,把故事一個一個接下去,夢也繼續做下去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強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